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文化旅游部官方微信报道,目前旅游市场整体运行稳定有序,逐步呈现出复苏发展的良好势头。但“低价旅游不合理”、导游辱骂游客、强迫购物等现象,严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,严重影响旅游业的整体形象。在旅游市场复苏发展的关键时期,迫切需要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综合治理,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,有效提高市场预期。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,促进旅行社高质量发展,文化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。
文化旅游部提出,各地要统一思想,扎实整顿旅游市场秩序,重点打击高频违法经营,坚决遏制“低价旅游不合理”迹象和市场混乱扩散势头,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,为游客创造安全、安全、舒适的旅游环境。
文化旅游部要求旅行社严格执行“一团一报”制度,遵守出入境团队旅游管理政策,不按要求填写的,按照《旅行社条例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。旅行社应当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,推广电子合同的应用,不得擅自变更行程。旅行社应使用合格的供应商,选择当地居民的日常消费场所,销售的商品应符合质量和价格,并畅通退货渠道。组团社要认真承担旅游安全保障责任。受组团社委托的旅行社要做好宣传吸引的代理工作,明确委托代理关系和责任,避免推诿扯皮,损害游客权益。在接地过程中出现欺骗、强迫购物等现象的,应当共同查处和追究组团社的责任。
严格规范导游执业行为,净化导游执业环境。要求旅行社等用人单位依法加强内部管理,向导游支付劳动报酬,不得收取押金、管理费等不合理费用。加强导游业务培训,提高导游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“诚信为本,服务真诚”理念,规范导游服务。
此外,文化旅游部还提到,地方政府应该对待它“低价旅游不合理”等待市场混乱保持高压态势,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改,重点打击“低价旅游不合理”,导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、兜售商品,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。要查处一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,发布一批典型案例,整顿旅游市场秩序,曝光一批影响行业形象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。文化旅游部将对重点案件进行挂账监管,对市场秩序治理不力的地区进行现场监管。
各地要推进旅行社信用监管,集中有限监管资源,重点监管失信企业和高风险企业。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失信主体进行依法处理“应尽可能确定”,增强信用监管的威慑力。综合运用行政访谈、行政指导、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手段,加强对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执业行为的监督。充分利用国家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功能,充分发挥电子合同“低价旅游不合理”通过国家导游之家APP记录执业轨迹,加强对未经授权变更旅游行程等行为的监控和预警。
地方政府应加强舆论风险的研究和判断,严格、快速地处理游客和社会反映强烈的导游虐待游客、欺诈、强迫购物甚至中途抛弃群体的问题,加强舆论的积极指导。建立舆论监测和快速响应机制,畅通投诉报告渠道,提高处理效率。处理不及时、引起舆论关注或群体事件的,应当认真追究责任。
地方文化旅游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场监管、公安、交通等部门,形成联合力量,建立健全联合咨询、联合访谈、执法合作等协同监管机制。
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,鼓励地方旅游业协会公布旅游产品的参考价格,积极提高服务质量。引导游客警惕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旅游产品,自觉抵制“低价旅游不合理”,提倡安全、文明、理性消费。
华北 | 北京 | 天津 | 山西 | 河北 | 内蒙古 | |||||||
华南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||||||
华东 | 上海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|||||
西南 | 重庆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|||||||
西北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|||||||
东北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|||||||||
港澳台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 |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